天人合一  地物相生    土承天下  木撑苍穹
招生就业
就业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招生就业>>就业信息>>正文

深刻领会2021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2021-04-23 16:51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就业”一词出现了34次,“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就业优先始终贯穿于今年的经济运行中。这一方面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表明“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将是未来一个时期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目标任务。

报告原文:

“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聚力增效。”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列为国家宏观政策。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聚力增效”,是对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要求的延续和继续深化。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就业优先政策聚焦高校毕业生群体,就是要以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将就业状况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依据,作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考量。这也是应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必要举措。

对于高校而言,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首先要将就业放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优先位置,切实把就业工作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其次,要贯彻落实好高校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由学校、院系的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就业工作的统筹规划,亲自关心、督促就业工作部署落实。第三,要坚持以学生的成长需求为核心,紧密关注学生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观也逐渐多元化,找到一份工作养家糊口已经不是95后大学生群体的职业目标。因此,高校要更加关注毕业生就业的“高质量”,围绕学生的满意度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就业梦、成才梦,践行青年大学生的报国梦、中国梦。

“聚力增效”,就是要汇集全社会的共识和力量践行“就业优先政策”,打造高质量的就业发展引擎。

一方面要“凝心聚力”,充分调动社会各个层面共同参与。2020年起,教育部、人社部、国务院国资委、共青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多部门联合开展了“国聘行动”,教育部、科技部共同启动了科研助理岗位的招募,这些都是“凝心聚力”的典范。未来需要进一步发挥政府、社会、家庭的合力,调动行业协会、民企协会、地方商会、企业家联合会等社会组织,挖掘新就业形态的岗位潜力,围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治理现代化等国家战略开发就业岗位,保障就业岗位供给。

另一方面,要“提质增效”,注重政策实施的精准化,提升就业政策实施以及招聘活动的开展对促进就业的实际效果。针对当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进一步提升政策性岗位的落实程度,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的质量,让大学生有就业岗位、有发展空间、对自己的就业去向满意,保障各项政策、工作落到实处,真正起到稳定就业、促进就业的实效。

报告原文:

“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当前,政策性就业渠道和市场化就业渠道是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两大支柱。去年3月以来,教育部会同人社部、工信部等多部门,通过健全完善促就业政策体系、开发政策性岗位等形式,扩大岗位供给。据统计,截至202091日,政策性岗位大幅增加,已吸纳280多万毕业生就业,比去年同期增加70多万。一系列政策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有效确保了2020年就业大局总体稳定。疫情常态化下,扩大岗位供给、开拓就业渠道,提高求职效率,继续发挥好政策性岗位对“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多项选择和保障。

而在政策性就业岗位开发趋于饱和、潜力有限的情况下,进一步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也是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在北京科技大学,2020年学校共举办线上大型双选会19场,线上专场宣讲会近400场,毕业生人均岗位超过9个,供需比与2019年基本持平,基本稳定了学校毕业生就业市场。

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重道远,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将成为高校的必修课。

一是要进一步促进就业市场的资源共享。目前,各级政府均积极搭建就业平台,但是由于平台建设缺乏互通,导致很多就业市场资源无法共享,影响了市场就业资源的利用率。鉴于此,各高校应联手建立就业市场资源的共享机制,转变观念,打破技术壁垒,整合各大平台招聘资源,统筹做好线上线下校园招聘活动。

二是要提升毕业生和就业供需对接的精准度。由于就业市场资源数据规模大,不同平台上信息存在一定重合,给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效率带来一定影响,需要充分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提高就业平台信息推送的精准度,提升求职效率,改善求职体验;

三是要发挥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鼓励并支持大学生“创”在新时代。高校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积极扶持有一定前景的创业项目,通过创业项目的孵化和产业化、市场化,带动更多的毕业生就业。
四是要鼓励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当前一些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存在“大厂情结”,对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积极性不高。须知大企业也都是从中小微企业成长起来的,高校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培养学生与中小微企业共同发展、共创未来的就业理念。

报告原文:

“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快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随着我国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一些传统的产业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产业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创造了大量的新职业,向社会提供了新就业机会,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

本次两会上,马化腾代表在建议中提到,“新就业形态具有就业容量大、进出门槛低、灵活性和兼职性强等特性,平台化、灵活性的新就业形态是实现稳就业的重要载体”。从2020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已经有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直播带货、在线教育培训、网络写手、个人自媒体、短视频创作以及快递送餐等新就业形态作为自己的灵活就业形式。随着新就业形态不断的发展,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在政策保障、人才培养、权益维护等方面遇到的得到有效解决,可以预见,在“十四五”期间,高校毕业生中选择新就业形态的比例将会有所提升,新就业形态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就业空间。

当前新就业形态是新生事物,大量新兴就业岗位还难以归类到既有职业体系和政策框架之中。对高校来说,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顺势而为,积极应对就业工作中的新变化。一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新就业形态。对于经过科学决策,确实适合从事新就业形态的学生,要针对性的给予职业技能指导,提升新就业形态的胜任力。二是注重毕业生权益维护。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一般没有固定就业单位,或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并非传统的劳动合同就业形式,更不签订就业协议。在个人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学校较难提供支持和帮助,需要高校加强毕业生就业劳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权益维护意识的教育。

 

报告原文:

“拓宽职业技能培训资金使用范围,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完成职业技能提升和高职扩招三年行动目标,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实施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十四五”期间开展就业工作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高校而言,就要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首先,要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贯彻落实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方案》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努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培养能够胜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高校毕业生。完善就业育人体系,丰富“三全育人”内涵。构建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参与就业育人的机制。

其次,要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习总书记多次对大学毕业生寄语:“当代大学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希望全国广大高校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高校要开展就业榜样示范引领工程,搭建就业输送平台,引导大学生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

第三,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就业服务质量。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的生涯发展需要,分层次、分类别的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和帮扶。通过加强就业实践锻炼,提升大学生服务国家发展需要的本领和技能。提升大学生就业技能,帮助高校毕业生掌握求职技能和应聘技巧,适应“云求职”等新兴的就业求职渠道给大学生求职技能带来的新要求。完善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构建就业新媒体矩阵,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便捷高质量的就业服务。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人生发展,更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关系到人民群众对于高等教育的信心。2021,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909万,再创历史新高。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复杂多变,“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仍然存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深度衰退以及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等叠加因素的影响,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面临着十分复杂严峻的考验。高校要切实领会两会精神,以积极的心态、昂扬的斗志,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不懈奋斗。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