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青春逐梦团”三下乡实践团队奔赴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清溪村,开展“共筑安全屏障,守护美好家园”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姿投身乡村安全建设,用实干担当勾勒乡村振兴图景,为守护乡土安澜注入青春动能。


活动伊始,项目负责人张克龙带领宣传组向村民分发的调查问卷,内容围绕乡村常见的安全隐患展开,涵盖消防安全中的火灾预防与应对、交通安全中的出行规范以及居家安全中的用电用气安全等多个方面,问卷设计科学合理。调研结果显示,村民对安全知识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空白。其中,交通安全防护用具的使用问题尤为突出。不少村民对头盔、反光背心等防护用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日常出行中未能正确使用,对相关的安全规范了解较为浅显。




针对调研中暴露的村民交通安全防护盲区,实践团队巧思设计沉浸式科普实验。活动现场,组员们将两种不同标准的头盔架放在台上,旁边摆放着用作实验道具的新鲜鸡蛋,吸引不少村民驻足围观。组长肖楠楠举起两款头盔仔细讲解:“大家看,普通头盔和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头盔,从外观看差异并不明显,但防护性能却天差地别。” 随着组员李兴铭、田卜瑜将鸡蛋分别固定在头盔内衬,模拟骑行摔落场景,“砰”的一声闷响后,普通头盔下的鸡蛋瞬间迸裂,蛋液四溅;而安全头盔内的鸡蛋依旧完好无损。围观的大婶连连咂舌:“这差距也太大了!”组长肖楠楠趁机展开科普:“头盔不是装饰品,关键时刻能救命!咱们骑车出门,一定要选有3C认证的安全头盔,系紧卡扣,让‘头上防线’真正发挥作用!”这场寓教于乐的实验,用看得见的对比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也为后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筑牢认知根基。这一场生动实验,把交通安全知识深深植入村民心间。




科普环节,宣传组采用“接地气”方式,把自然灾害、日常生活、社会安全知识转化为方言俗语、身边案例。讲防汛减灾,结合本地历年汛期险情,教村民识别山洪预警、搭建临时避险点;谈居家安全,从用电用火规范到燃气泄漏处置,演示“掐电、关阀、通风”三步法;聊社会安全,围绕防诈骗、防盗窃,揭秘“冒充公检法”“低价推销” 等骗局套路。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安全知识“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村民们频频点头,自发鼓掌点赞。
活动尾声,团队开展“安全知识小问答”,随机抽取村民、孩子参与。“发生火灾该先逃生还是先灭火?”“骑摩托车必须戴什么?” 问题抛出,大家踊跃抢答,回答正确的村民收获定制小礼品——印有安全标语的扇子、笔记本。孩子们举着奖品欢呼:“学到知识还能拿礼物,太开心啦!”这场互动,既是知识检验,更是安全意识的二次强化。


“青春逐梦团”以调研为基石,摸清乡村安全隐患脉络;以实验为桥梁,用直观对比打破认知壁垒;以科普为羽翼,将安全知识化作春风细雨。就这样,把安全种子悉心播撒在清溪村的土地上。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乡村安全实践,让青春在守护万家灯火的漫漫长路上熠熠生辉。以专业为笔、实干为墨,一笔一划勾勒乡村振兴的“安全底色”,让“共筑安全屏障”从一时之举,沉淀为乡村幸福生活里牢不可破的长久注脚,陪伴清溪村向着安宁美好的明天稳步前行。

(一审:郭赞 二审:毛广湘 三审:熊创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