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土木工程学院各党支部分别组织党员同志共同观看了纪录片《家风与福泽——曾国藩治家启示》。这部以曾国藩家书为脉络的纪录片,通过AI技术还原的历史场景与生动的故事讲述,展现了曾国藩“修身、齐家”的治家智慧,令师生们深刻体会到传统家风文化对当代廉洁教育与品德培养的深远启示。
纪录片开篇便以曾国藩的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为核心,展现了曾氏家族以“耕读传家”为立根之本的治家理念。曾国藩虽官至高位,却严禁家人购置良田美宅,要求子女亲自耕种、操持家务,甚至规定“家中男子不许坐轿、女子需纺纱织布”。这种对“勤俭”二字的坚守,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使曾氏后代人才辈出,绵延八代而家风不坠。
曾国藩的日记与日课,揭示了他“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修身决心。他每日践行“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八字诀,甚至在日记中直白记录自身缺点,如“见人弈棋,心欲逐之”,并公开与师友互评,以“刮骨疗毒”的勇气自我革新。这种“修身如琢玉”的精神,正是其清廉家风的根基。
土木工程学院学生第八党支部的周宇涵在观后感中写道:“曾家‘以俭养德’的理念让我反思自身。作为未来的工程师,我们更应摒弃奢靡之风,在实习实训中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将‘勤俭’融入职业操守,以朴实作风筑就平安工程。”
教师党员李海表示:“曾国藩的‘日课十二条’让我想到教师的‘师德自省’。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专业知识,更应以身作则,在科研经费使用、项目评审中坚守原则,以‘慎独’之心培育学生的廉洁意识。”
《曾国藩治家启示》并非简单的历史复刻,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它提醒我们:勤俭廉洁的家风、修身自省的品格、严管厚爱的智慧,既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社会风清气正的基石。正如纪录片结尾所说:“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作为新时代的师生,我们当以曾国藩为镜,将传统治家智慧转化为现代文明的养分,以廉洁之心、勤俭之行,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答卷。(一审:徐丽苹二审:毛广湘三审:熊创贤)